殘疾人保障金,其實可以不用繳
殘保金的征收遵循“按實征收”的原則,“繳納殘保金基數”以單位上一年度城鎮職工基本社會保險費繳費基數之和為準,以“安置比例1.5%-該單位安置殘疾職工比例”作為殘保金征收比例,計算單位應繳納的金額,再疊乘分檔征收的比例(90%或50%)計算單位實際應繳納金額。
具體計算口徑如下: 以2023年為例,繳納2022年度殘保金的基數主要為2022年繳納社會保險費的繳費基數之和,殘疾職工比例是以年度為單位計算的比例。需要注意的是,繳費基數不等于繳費金額。
案例:上海xxx企業2022年職工人數100人,每位職工社保繳納基數均按照上海最低社?;鶖?5975元繳納,且沒有辦理過補繳、申報錄入、退帳、繳費基數調整等業務變更,則2021年繳納殘保金的基數為:5975×100人×12個月=7170000元。
如果企業安置殘疾人就業人數為0人,年平均人數為100人,企業需繳納多少殘保金呢?
1、企業安置殘疾職工就業的比例為0%,0%<1.5%,因此需要繳納殘保金;
2、殘保金繳納額=(1.5%-殘疾職工比例)×征繳基數×90%=1.5%x7170000x90%=96795元。
那么,哪些企業可以不繳殘保金呢?
1.個體工商戶不繳;
2.成立3年內的小微企業免交;
3.職工人數不足30人的企業免交。
快碼??!社保未繳、少繳、遲繳,如何維權?
單位未依法繳納社保,如何維權?
1、依據《社會保險法》及實施細則、《社會保險費征繳暫行條例》【未依法繳納】包括三種情形: ①未繳;②未按時繳納;③未足額繳納 。
2、單位應不應該繳社保?什么時候繳納?繳納基數和比例是多少?
①應該繳,繳納社保是用人單位的法定義務。
②自用工之日起30日內。
③繳費基數按照職工上一年度工資總額(包括但不限于獎金、津貼、補貼、加班加點工資)及發放工資月數的比例來確定,同時不得超過上限、或低于下限(具體數字見各省市規定)。
④繳費比例不得低于各省市的具體規定,比如南京市標準如下: 養老保險:公司繳16%,個人繳8%; 失業保險:公司繳0.5%,個人繳0.5%; 工傷保險:公司根據行業繳納,0.2%-1.9%,個人不繳; 生育保險:公司繳0.8%,個人不繳; 醫療保險:公司繳9%,個人繳2%。 現實中,很多單位按照基本工資繳納社保,是違反法律規定的
如何維權?
社保繳費爭議,因為涉及社會保險征收部門,含有一定的社會管理性質,不是單純的勞動者與用人單位之間的關系,所以打工人不能直接申請勞動仲裁或者提起訴訟。
合法且正確的做法是:帶上證明勞動關系的材料,比如勞動合同、工資條、銀行流水、考勤記錄等,向勞動監察部門或者社保中心或者社保征收機構舉報、投訴,(投訴涉及個人信息應保密)由勞動監察部門或者社保征收部門責令用人單位限期繳納或者補足,如果對投訴的處理結果不服,拿到書面回執材料后可以申請行政復議或者行政訴訟。
用人單位逾期仍未繳納或者補足社保,社會保險費征收機構可以向銀行等金融機構查詢其存款賬戶;并可以申請有關部門通知其開戶銀行或者其他金融機構劃撥社保費。
用人單位未足額繳納社保且未提供擔保的,社會保險費征收機構可以申請人民法院扣押、查封、拍賣其價值相當于應當繳納社保的財產,以拍賣所得抵繳社會保險費。
?2022年惠州社保繳費基數及繳費比例
惠州市社會保險費征繳費率費基執行標準(說明:2022年7月1日惠州稅務局及人社局暫無公布最新政策) 根據《關于公布2020年全省從業人員月平均工資和職工基本養老保險繳費基數上下限有關問題的通知》(粵人社發 (2021) 32 號)、《廣 東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廣東省財政廳國家稅務總局廣東省稅務局關于印發廣東省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單位繳費比例過渡方案的通知》(粵人社發 (2022) 8號)及社保費征繳相關規定,從2022年1月1日起,我市社會保險費各險種征繳費率、繳費基數上下限按下表執行。#社保 #社保斷繳 #養老保險
香港強積金vs內地社保,有什么區別?
在內地絕大部分人都是通過社保為自己攢一筆養老金,香港人則是通過繳納強積金這種方式,雖然都是社會福利制度,但兩者還是存在很多差異之處的。
1、內地養老保險
【1】繳費基數:企業一般以企業職工的工資總額作為繳費基數,職工個人一般則以本人上一年度的月平均工資為個人繳納社會保險費的工資基數。
【2】繳費比例:按照現行的社會保險相關政策的規定,對不同的社會保險險種,實行不同的征繳比例。
【3】福利權益:內地的養老保險一般參保滿15年達到法定退休年齡后,就可在退休時便可每月領取基本養老金直至身故。
Ps:港人于內地定居、讀書,甚至是自雇人士,都可以參與社保計劃,而保障及繳費等安排都與內地居民看齊。 值得注意的是如果內地人在繳納養老保險之后成為香港永居居民,依然可以繼續參保同時享受內地香港雙重福利。/
2、香港強積金
香港強制性公積金又被稱為強積金或MPF,除獲豁免人上外,凡年滿18歲至未滿65歲的一般雇員、臨時雇員以及自雇人士,均須參加強積金計劃。
【1】繳費基數&繳費比例:雇主必須要為員工參與強積金計劃,雇主每月要為雇員支付月薪的5%作為強制性供款到員工的強積金戶口,上限為$1,500。而當員工的月薪超過$7,100也需要在薪金內扣除5%作為供款,同樣上限為$1,500。就算是暑期工,只要是連續受雇60天或以上,也同樣會受到強積金制度的保障。
【2】福利權益:年滿65歲可提取由強制性供款和可扣稅自愿性供款產生的累算權益。 不過在計劃成員如符合以下要求,則可在65歲前提取累算權益。這些情況包括: 年滿60歲并提早退休; 永久離開香港; 完全喪失行為能力;罹患末期疾病。
社會保險繳納比例一般如下:
(1)養老保險:單位20%,個人8%;
(2)醫療保險:單位8%,個人2%;
(3)失業保險:單位2%,個人1%;
(4)工傷保險完全是由企業承擔的,在1%左右,個人不需要繳納;
(5)生育保險也都是由企業承擔的,一樣約1%,不需要個人去交。
香港強積金vs內地社保,有什么區別?
在內地絕大部分人都是通過社保為自己攢一筆養老金,香港人則是通過繳納強積金這種方式,雖然都是社會福利制度,但兩者還是存在很多差異之處的。
內地養老保險
【1】繳費基數 企業一般以企業職工的工資總額作為繳費基數,職工個人一般則以本人上一年度的月平均工資為個人繳納社會保險費的工資基數。
【2】繳費比例 按照現行的社會保險相關政策的規定,對不同的社會保險險種,實行不同的征繳比例。
【3】福利權益 內地的養老保險一般參保滿15年達到法定退休年齡后,就可在退休時便可每月領取基本養老金直至身故。
2022成都社保繳納基數最新調整
社保最低基數由3726變成了4071,社保費又要漲了。本次文件僅提到養老基數最低標準,各位小伙伴們耐心等待醫?;鶖档恼{整哈。2022年1月1日起,成都生育保險和職工基本醫療正式合并實施,生育保險欠費2個月以上、醫療保險欠費4個月以上視為中斷,醫療生產費結算時無法享用報銷,生育津貼連續繳納不夠一年者,無法領取國家補貼。
所以,溫馨提示:
為確保醫療正常使用的情況下,各位寶寶們做好社保延續工作,以免耽擱使用。如果離職,也可以委托第三方公司進行臨時過渡。
如新入職后,也可以和入職單位協商,在補繳時間以內,請盡快補繳!
社保組成示意圖
社保繳費比例: 社保的繳納由單位和個人共同完成,但是單位和個人的繳費比例有所區別,具體的繳費比例為: 養老保險:目前養老保險繳費比例:單位21%(全部劃入統籌基金),個人8%(全部劃入個人帳戶)。 醫療保險:醫療保險繳費比例:單位9%,個人2%+3元; 失業保險:失業保險繳費比例:單位2%,個人1%; 工傷保險:單位每個月為你繳納0.5%,個人無需繳納; 生育保險:單位每個月為你繳納1%,個人無需繳納; 住房公積金:公積金繳費比例:根據企業的實際情況,選擇住房公積金繳費比例。但原則上最高繳費額不得超過職工平均工資的10%。2010年下半年起,全市統一規定所有用人單位按工資的12%辦理繳納住房公積金。單位和個人都是工資的12%。 具體可以見下表:#成都社保成都公積金 #買房 #成都
什么是五險一金以及繳納比例
1、養老保險:個人繳納8%,單位繳納 20% ;
2、醫療保險:個人繳納2%,單位繳納10% ;
3、失業保險:個人繳納1%,單位繳納 2%;
4、生育保險:個人不需要繳納,單位繳納 0.8% ;
5、工傷保險:個人不需要繳納,單位繳納 0.5%~1.2% ;
6、佳房公積金:個人繳納5%~12%,單位繳納 5%~12%。
五險一金的作用
1、養老保險: 交滿一定年限,達到退休年齡就可以每個月 定時領取養老金 目前退休年齡:男60歲、女55歲 。
2、醫療保險: 看病住院時可以報銷一定比例的醫療費用。
3、失業保險: 失業后符合一定的條件可以領取失業金 社保已經交滿1年 非本人意愿中斷就業 己經辦理失業登記 。
4、工傷保險: 因工受傷或者有職業病,可以向人社局申請賠償。
5、住房公積金: 最大的作用就是用來D款買房,利息要低很 多 還可以提取出來支付房租、裝修房子等 除了交最基礎的保障社保以外,有需要的朋友也可以給自己配置一份商業保險。
請求補繳社保,追繳社保有沒有時間限制?
結論: 根據《社會保險費征繳暫行條例》的界定,社會保險費繳納屬于行政征收范疇,法律法規并未對此限定追繳期,自然不應有時效限制。 2年時效說法的由來 《勞動保障監察條例》第20條規定:“違反勞動保障法律、法規或者規章的行為在2年內未被勞動保障行政部門發現,也未被舉報、投訴的,勞動保障行政部門不再查處。
1、《勞動保障監察條例》第20條規定的是勞動保障行政執法時效;
2、根據《社會保險費征繳暫行條例》的界定,社會保險費繳納屬于行政征收范疇;
所以,用人單位未繳、欠繳、少繳社會保險費均屬未足額繳納社會保險費的表現形式,屬于社會保險費征收范疇,不適用《勞動保障監察條例》所規定的2年查處時效,自然不應有時效限制。
當用人單位未及時、足額為勞動者辦理社會保險,發生繳納社會保險費的違法行為時,一方面行政機關可以按照《勞動保障監察條例》第20條規定進行調查和處罰,另一方面有關部門仍然可以繼續追繳社會保險費的歷史欠費,法律法規 并未對此限定追繳期。